来源: 郑义问答网
2024-05-24 20:44:16

这个冬天,去鄱阳湖沉浸式观鸟

  本报记者 吴淑兰文/图

  近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林业局联合召开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新闻发布会。根据《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总体方案》,上饶市共有5个观鸟点,分别为鄱阳县白沙洲、香油洲、鸦鹊湖,余干县康山大堤、插旗洲。为方便游客全方位体验观鸟生态游,结合观鸟点及周边景区、景点,我市开辟了两条鄱阳湖观鸟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这两条线路以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等湿地自然景观为主,荟萃了水、鸟、草、鱼等自然精华,可以说拥有“最多姿的水”“最高贵的鸟”“最惊艳的草”“最鲜美的鱼”和“最厚重的文化”。

  鄱阳县境内

  游览线路:鄱阳楼→鄱阳湖博物馆→团林狮子山→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白沙洲、香油洲观鸟点)→饶州古镇→柚海庄园→鸦鹊湖观鸟点。

  鄱阳楼

  鄱阳楼聚地势之灵气,依历史之渊源,赋文化之内涵,充分展示了鄱阳2200多年厚重文化,是一座以旅游观景为主要功能,集文化交流、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地标性景观建筑。

  

  鄱阳湖博物馆

  鄱阳湖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以“百鸟朝凤”为设计概念,融入了风、鸟、水的元素,表现鄱阳湖作为候鸟天堂的自然属性;建筑整体形态引“五河汇聚”“神秘螺旋”之意,展示其他地理特征与“百慕大三角区”的自然奇观,盘旋上升。鄱阳湖博物馆以研究、收藏、展示、宣传生态文化为主旨,由展示陈列、科研办公、收藏修复、科普教育、休闲服务五大功能组成。

  团林乡狮子山

  团林乡狮子山村毗邻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因村边湖对面的山形似卧着的狮子而得名。山清水秀的狮子山,在生态宜居上持续发力,初步建设成一个有生态、有产业、有特色的旅游型秀美乡村。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鄱阳县境内,包含鄱阳湖湿地科学园和鄱阳湖大草原两大国家4A级景区。湿地资源类型众多,极具代表性。荟萃了鄱阳湖水、鸟、花、草、鱼等

  自然精华。鄱阳湖四季美景交替,日月轮转,湖上美景各不相同,百看不厌,是一片远离都市烦嚣的自然纯净世界。景区丰水季节烟波浩淼,气势磅礴;枯水季节则水落滩出、芦荻飞舞。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世界98%的珍稀候鸟种群会相继来此越冬,繁衍生息,场景蔚为壮观。

  

  香油洲(外湖湿地草滩)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能遮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鄱阳湖是“候鸟乐园” “鸟类的天堂”。香油洲位于鄱阳湖大草原景区,在十万亩的鄱阳湖大草原上,可见万羽翔集、百鸟争鸣、雁翔湿地、鹭舞荷塘等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候鸟画卷。

  饶州古镇

  饶州古镇以赣鄱文化为精髓,复原历史时期饶州街坊风貌,结合鄱阳历史复制明清街巷式城市格局。在规划布局、氛围营造、业态谋划上精益求精,深刻复原历史时期饶州街坊风貌,营造淮王文化展厅、特色文化雕塑群等文化景观。

  

  柚海庄园

  柚海庄园位于鄱阳县游城乡胜峰岭,历史上曾有“鄱池”与“徽饶”两条古驿道交汇于此,是一座美丽、独特而充满活力的旅游胜地,是一个集休闲、旅游、度假、教育和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鸦鹊湖省级湿地公园

  鄱阳鸦鹊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鄱阳县西北部鸦鹊湖乡,规划范围包括十里芙丽及部分周边绿地和独山大坝以南、鄱阳湖东部的鸦鹊湖乡境内湖泊湿地,规划总面积683.1公顷,湿地面积为649.6公顷,湿地率为95.1%。

  余干县境内

  游览线路:插旗洲观鸟点→忠义文化园景区→康山大堤观鸟点、江豚湾→田园鄱阳湖景区→大明花海景区→琵琶湖景区。

  插旗洲观鸟点

  插旗洲素有“古战场”之称,位于余干县康山垦殖场东部、大明湖的西边,是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的交汇处。这里有大片稻田,且靠近大明湖,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候鸟栖息提供了良好环境。为保护好候鸟栖息环境,确保白鹤等珍稀鸟类有足够的越冬食物,余干县在此地购买1000亩稻田,打造越冬候鸟食堂。

  忠义文化园

  忠义文化园景区位于鄱阳湖东南岸余干县境内,是以36公里长的康山大堤为载体的田园鄱阳湖综合体的一个标志性的景区,以弘扬忠义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景区,也是环鄱阳湖文化旅游的标杆。

  康山大堤观鸟点

  康山大堤为鄱阳湖区重点圩堤之一,位于余干县西北部,鄱阳湖东南岸。大堤外是烟波浩淼、万鸟栖息的鄱阳湖。康山大堤观鸟点位于大堤22公桩处,附近鱼、虾、蚌、水草等资源丰富,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每年的11月下旬,开始就有大批的白鹤、灰鹤、东方白鹳、白琵鹭、小天鹅、大雁等候鸟群在水域湿地嬉戏觅食。12月底达到高峰期,候鸟总数可超过十万只。这些鸟类时而在水面嬉逐起舞,时而成群掠湖翱翔,形成了“千鹤闹鄱湖,万人齐观赏”的独特景观。

  江豚湾

  江豚湾景区地处余干县康山地区,位于赣江、信江、抚河的三江交汇处。江豚湾水域水质好,即使水位最浅时也有20余米,温度适宜,江豚所需的食料多,是每年江豚往来鄱阳湖必经之地,也是江豚生存和观赏拍摄的最佳地点。

  田园鄱阳湖

  鄱阳湖文化旅游新地标——田园鄱阳湖景区可分为一期“鱼乡特色风情区”“鄱湖文化展示区”,二期“民俗风情体验区”“农田景观游赏区”,三期“生态休闲度假区”,以田园农业观光、农垦文化体验、田园休闲运动、鄱阳湖生态为导向,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业态。

  大明花海

  项目依托余干县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大明湖水上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深厚经典文化内涵为支撑,打造水上古战场影视基地品牌和文化名湖。    大明湖花海以花海和养生为主,景区内种植各种优质品质苗木花卉。游客在不同季节进入景区都能赏到不同的花海。

  琵琶湖

  琵琶湖是余干县城的中心湖,因形如琵琶而得名,总面积2409亩,其中水域面积1350亩,湖水清澈,景色优美。经过多年建设,琵琶湖景区已成为“城市绿心、文化地标”,是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娱乐美食、水上运动、湿地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鄱阳做好退役士兵返乡服务

2024年春季退役士兵陆续返乡,为了让他们返乡更顺心、报到更舒心、办事更放心,鄱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服务、精准施策,为退役士兵提供特色化、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在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再提升。

在退役士兵返乡之前,鄱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工作思路,在集中现场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培训形式,专业拍摄制作培训视频,内容涵盖返乡需办理事项、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办理流程、返乡政策及常见问题、技能培训政策等四大块。通过培训视频的定期集中播放、分模块发给士兵随时观看等方式,让退役士兵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及操作程序。

该局还着力打造温馨报到场所,在高速出口、高铁站出口等显著位置悬挂欢迎横幅,专门设立报到综合窗口和户政窗口,落实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指导服务,及时创建退役士兵报到QQ群,随时解答退役士兵的疑惑和问题。同时,在退役士兵办理报到的同时,详细了解和登记每一位退役军人的文化程度、专业、住址、就业意向等,全面掌握好退役士兵的相关信息,为推荐就业、技能培训等打下基础。

(熊汾丽 余繁)

让“一片叶”香飘四海 ——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建设的背后

1月31日,作为全国首创建设的出口茶叶“大基地”,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在该县秋口镇石门村正式揭牌。

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的建设,是上饶市、南昌海关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实践。

出口茶叶“大基地”有啥新内涵?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为何花落婺源?“大基地”是如何建设管理的?“大基地”的建设对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有什么促进作用?对“茶乡”婺源乃至全省的茶产业发展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带着这些思考,记者近日深入上饶市、婺源县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探访。

先行先试,探索破解中小茶企出口难题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婺源县秋口镇石门村考察时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上饶市委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支持婺源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县、“美丽中国”样板县等工作方案,这当中加快茶产业发展就是一项重要的富民措施。

婺源县是“千年茶乡”。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该县积极构建“三茶”统筹发展新格局,做响茶品牌、做优茶产业、做大茶经济,已成为我省茶叶出口第一大县。2023年,该县自营茶叶出口总额6.25亿元,增长10%,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额的七成,其中有机绿茶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7%。

亮眼成绩的背后,一些制约当地茶产业长远发展、扬帆出海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如一些中小茶园在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多方面存在短板,难以达到出口茶叶原料备案基地技术要求;一些中小茶企“走出去”的意愿强烈,但由于对茶叶出口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知之不多,不具备出口企业供货资质;有些茶企“春茶供不应求、夏秋茶销售困难”,造成出口茶叶原料供需不平衡,大量夏秋茶资源浪费,茶园综合利用率低等。

一头是已取得资质的出口茶企对茶青等原料的需求大,一头是暂未取得资质的中小茶园和茶农多产多销、创收增收的意愿强烈。如何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把婺源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这是推动婺源绿茶进一步香飘万里、扬名海外需要面对的新命题。

对此,上饶市联合南昌海关,在助推特色产业内外贸一体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开展了积极探索。伴随“关长送政策上门”“关‘助’发展”等活动的展开,南昌海关会同上饶方面多次召开政企座谈会,反复研究会商,决定“关政企”协同发力,在婺源先行先试探索建设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并创新实施“1+N”出口茶叶基地备案管理模式,将已备案基地“N”以外的全域其他种植区作为一个“大基地”管理,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责、行业自律、海关监管”集约化监管模式,大幅简化单个主体逐一备案的申报手续,节省茶园在技术人员配备、农业投入品甄别、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投入,为乡村振兴赋能。

创新监管,激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2月2日,记者在婺源县思口镇思口村看到,冬日的赵家茶园却别有一番景致。新竖立的“婺源县出口茶叶‘大基地’建设项目备案基地”大标识牌上,详细列明了基地名称、溯源号、管理模式、监管单位以及管理专家组等信息。茶园内,一支芽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姚华源,正忙着和女婿吴洪伟商量茶园改造提升计划。

婺源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丽珍告诉记者,“大基地”颁证后,包括赵家茶园在内的全县639个基地陆续纳入“大基地”管理范畴。县茶业协会作为“大基地”申报主体,负责约束基地及茶企严格自律、诚信经营。经过“大基地”整合,该县可供出口茶叶种植面积由8.2万亩扩大至20.6万亩,可用出口原料增加1.26万吨。

“‘大基地’成立后,对我们这种中小规模的茶企来说是重大利好。”姚华源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有机茶园有650亩,2023年销售茶青35万余公斤,每公斤2.6元,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万元;2024年,通过实施“五统一”改造茶园、改良土壤和茶树,预计能收50万公斤茶青,加上出口售价提升至每公斤3元,茶园产值可上一个新台阶。

审批手续简化后,如何确保茶叶质量稳步提升、符合出口技术标准,成了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围绕这一工作目标,婺源县成立领导小组,把出口茶叶“大基地”建设工作列入全县科级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设立茶产业发展资金,县政府每年统筹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县—镇(乡)—村”三级茶园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规范化种植管理、统一农业投入品管理、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治、统一质量安全监测、统一质量安全追溯”。并从倡导绿色有机生产方式,把好质量安全源头关,严格制茶标准、推进技改扩能,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做好风险评估调查和信息收集、风险预警,建好品牌文化平台等方面,制定出台《生态标准茶园建设及茶叶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婺源茶区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技术规程》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动“五统一”工作落实见效。

上饶海关副关长郑晓忠表示,创新建立海关、企业和地方共治机制,强化茶叶出口监管“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有利于从源头上推动茶叶种植管理水平与茶叶品质“双提升”,进一步拓展婺源茶叶外销市场,达到减负增效、扩大茶叶出口、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推广经验,助力“江西茶”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茶叶品牌整合战略,“四绿一红”(即狗牯脑茶、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浮梁茶和宁红茶)特色突显,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南昌海关有关资料显示:2022年,全省茶园面积185万亩、干毛茶总产量7.77万吨,茶园面积、总产量分居全国第10、12位。出口茶叶1.4万吨、货值8.7亿元。然而,出口量虽居全国第6位,但仅占全国总量的3.76%,总量依然偏小。

据海关相关人士介绍,影响茶叶出口的因素包括国际环境、价格、产品品质及结构、品牌影响力、贸易壁垒、汇率等多个方面。除去不可控因素,如何提高出口茶叶原料“量”与“质”,是短期内促进茶叶出口做大做强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依托“大基地”平台,在创新出口茶叶基地备案模式、建立“关地企”协同机制的基础上,海关部门还将成立婺源茶叶国外技贸措施研究工作室,开展信息收集、法规研究、风险预警、资源共享等工作,帮助茶企、茶园及时掌握全球技术标准动态,合理规避风险。鼓励和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主动开展技贸措施应对,利用技贸措施倒逼效应,深化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管理水平,推动行业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在婺源建设出口茶叶“大基地”,不仅为婺源茶叶出口创造了更大空间,还可带动周边地区茶产品向婺源集聚,促进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据了解,在婺源试点出口茶叶监管新模式的基础上,南昌海关已研究出台《促进江西出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包括积极促进茶产业质量水平提升、支持建立健全全链条追溯体系、助力提升公共检测服务能力、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等,着力形成可供复制的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助力我省茶产业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目前,依托“大基地”的示范引领,上饶市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联农带农机制,以点带面引导更多农户投身茶叶种植,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原载于2024年2月8日《江西日报》)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