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甘铁生问答网
2024-05-25 15:19:21

余干:创建勤廉示范村 探索振兴新路径

  2023年以来,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余干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勤廉余干建设新路径,开展勤廉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动勤廉建设向农村基层延伸。

  “勤廉示范村创建,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以点带面,将勤廉元素融入到当前农村基层的集体经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中。”据介绍,该县以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为重点,突出党建引领,提振集体经济,加强监督制约,扎实开展勤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着力绘制群众宜居宜业勤廉村居图,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创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余干县纪委监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找准和解决问题为抓手,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精准聚焦干部队伍、小微权力、“三资”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强短板、补弱项,推动勤廉示范村创建出实招、见实效。乌泥镇乌泥村积极探索实践“群众+调解”模式,成立保水调解室,聘请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当调解员,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洪家嘴乡黄岗村创立村民事务理事会,户代表选举理事会成员,参与管理监督村务、财务、党务。

  此外,余干县还立足于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创建,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建议,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随着勤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鱼水之情”越加深厚。“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勤廉示范村评价标准体系,重点围绕实施、督导、申报、评价等环节,培育一批廉洁村居示范标杆,着力放大示范效应,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础、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余干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韩海建)

年三十,走进石门村

 

本报记者 龚俊慧

2月9日,农历大年三十。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了婺源县秋口镇石门自然村,清脆的鸟鸣从枝头传来,伴随着家家户户灶台升腾起的烟火气,小村庄热闹了起来。

晨雾还未完全褪去,村头林阳民宿的女主人王土英便赶早忙活起来,又是给准备起床的孩子们准备早餐,又是准备年夜饭的食材。没多久,厨房里就满满当当地摆满了卤好的牛肉、煎好的红鲤鱼,还有糯米籽糕、肉圆子……

“糯米籽糕、肉圆子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不然根本忙不过来。”说着,王土英提着菜篮子准备到自家菜地里采摘新鲜的小青菜。她说,婺源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个粉蒸青菜,寓意着四季常青。

王土英笑意盈盈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石门村后,村里的旅游更火爆了,仅去年10月到12月间,她家的民宿就做了2万元营业额。如今,她家里的另一栋老房子也在改造当中。“一楼是餐厅,二楼是民宿。都已经装修得差不多,正月就可以营业了。”王土英的眼里满是希冀。

近年来,石门村结合秀美乡村建设,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利用好网红打卡地月亮湾和蓝冠噪鹛两张“生态名片”,打造了一批生态景观,民宿、旅游、茶产业等业态发展迅猛。王土英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2023年,石门村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是往年全年总量的一倍多,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较之2013年增长了近7倍。

告别王土英,沿着村道前行,一路望去,家家户户门前,一盏盏大红灯笼随风摇曳,与春联交相辉映。晒秋广场上,孩童们奔跑嬉戏,还有此起彼伏的炮仗声让村庄更热闹了。

查记酒坊里,查永红正在摆放酒品、清点库存。“现在店里大概备了3万斤的米酒,准备正月初二开门营业。” 查永红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婺源酿酒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保证正月正常营业,这几天查永红都在忙着给小酒坊上货。

“正月天气好,到时候来石门村观光旅游的游客少不了。”查永红边忙活边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石门村时,参观了我的酒坊,还叮嘱我一定要把酿米酒的传统技艺传承好发扬好。小酒坊也跟着出了名,来石门旅游的游客都想尝尝我家的米酒,得把货给备足了。”几个月来,查永红加班加点酿酒,希望把更多的喜悦和甜蜜分享给更多人。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不论是王土英、查永红,还是石门村的其他村民,都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用爱传递文明家风——记“第二届上饶市文明家庭”俞细旺家庭

  在婺源县中云镇龙山村村民眼中,俞细旺和俞苏英是一对模范夫妻。两人相亲、相敬、相爱,3个孩子懂事孝顺,从小就主动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家庭和谐美满。

  回望几十年来的生活,60余岁的俞细旺笑着说出和谐秘诀:有困难共同面对,协商解决。俞细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刚结婚时,一家人住在一间土坯房内,生活条件非常简陋。俞苏英没有埋怨,主动和丈夫一起分担家庭压力,到山上摘粽叶、采药材,成为俞细旺的坚强后盾。俞细旺则成了村里有名的“老黄牛”,每逢邻居们请他帮忙插秧、割稻,他总是凌晨三四点就出门,一忙就忙到中午。他常说:“做人要做实在人,干活要对得起良心。”因为实在,大家都喜欢找他干活。

  日常生活中,俞细旺夫妻勤俭持家,家里能修复利用的东西,他们从不轻易丢弃,随手关灯、节约水电等已成为全家人良好的生活习惯。虽然俞细旺家庭条件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或邻居有什么困难,他总是尽其所能施以援手。夫妻俩还热心公益事业,得知家乡硬化道路需要筹款,他们毫不吝惜,慷慨解囊,捐助了6000多元。

  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3个孩子从小就懂事孝顺、热心助人。二儿子俞细文胸怀远大理想,选择从军报国,成为一名光荣的火箭兵。入伍19年来,俞细文出色完成20余次重大演训任务,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牵手战友组建爱心助学志愿者团队,累计行程6万余公里,为630多名学生送去温暖和帮助,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