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冷德友问答网
2024-05-17 19:02:23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不久前,公安部公布6起非法占用耕地犯罪典型案例,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犯罪活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联合通报5起“大棚房”问题典型案例,及时纠正制止、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非农设施的行为。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零容忍”管住新增问题,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从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到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再到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持续快速减少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全国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然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一些地方节约用地意识还不够强,违法违规占地以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时有发生,冲击耕地保护红线的各类因素复杂交织,耕地保护任务仍然艰巨。严守耕地红线,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做到“稳总量、优布局、管用途、严追责”,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护好耕地,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目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相关考核办法已经出台,对于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突出问题将实行“一票否决”。截至2022年底,13个粮食主产区均已推行田长制,并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稳住总量的同时,还要优化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通过经济奖惩措施,督促南方省份有计划、有节奏、分类别、分区域恢复一部分过去流失的优质耕地,以有效遏制“北粮南运”势头加剧。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千方百计增加耕地后备资源,还要提质量,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可以通过将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开展农田连片整治等措施,实现粮田变良田、小田变大田。同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保护黑土地,治理盐碱地,兼顾数量与质量,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开展综合治理和改造提升,才能让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让每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饭从粮来,粮从地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都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织密耕地保护网,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减少占用耕地,为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沃土,才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助推绿色转型发展,端牢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常钦)

信州区:搭建“网络+”致富平台助农增收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该区党政班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组织全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组,走进群众当中,摸清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梳理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了解群众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殷切期望,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积极投身共同富裕的主动性能动性,以“大抓基层年”为年度重点攻坚任务,分层分批组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主官、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务干部、一线党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采取“专家授课、专题辅导、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围绕“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立足“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网格管理、社区物业联建、便民服务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内容,提高乡镇、街道、村党组织书记率先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和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该区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让民生、教育、医疗、志愿服务、集体事务等数字化服务,一步步向农村拓展延伸,为农村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一呼百应”政务服务,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一网同频共振、一网遥相呼应。通过开展“百企直播、千店电商、万众联网”模式,借助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政府网站、政务公众号等网上平台,打造矩阵式、集聚式的直播电商产业“信州播基地”,随时随地推广发布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供需两求的实用信息,无缝连接线上线下的衣食住行、娱教医养、就业创业等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倾力为群众解难纾困,打通事关民生福祉问题的“最后一米”。

  在秦峰镇占村村,群众以“乡村农业+网络”方式,不断推广具有农家特色的玑珑山生态红米、有机菜籽油、放养山林鸡鸭等农产品,“网络+直播+销售”的新型农业,不断推动数字乡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打稳扎、走深走实。当下,在该区,一体化的合作社式“村集体+基地+农户+村播”平台,为群众实现农产品销路、富足腰包提供了更多不需要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居无定所就能实现本地谋生和增加收入的选择。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家中接单,然后第一时间供货、打包物流发货,点对点与需求方达成供需平衡。同时,该区积极推动各村组的集体土地、水库等自然资源盘活,将闲置的资源转变为资产入股基地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群众分红。另外,该区还统筹整合科协、种植、农技、渔业、畜牧、林业等方面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各个村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提供水稻生长发育、大棚蔬菜种植、有机瓜果药苗培育、特色水产养殖、健康生态养殖等专业配套技术指导服务,将专业技术转变成源源不断的农业增收致富产业链。其中,东塘村绿颜康蔬菜种苗种植基地、占村村还农科普基地、占村村扶贫产业基地、朝阳镇西园生态园等村集体经济示范点,为上百名靠“村播”为业的群众提供了直播销售的致富渠道,为周边的近万名群众增加了额外经济收入。

  (李善明)

德兴:持续提升行政复议为民服务质效

  始终把握一条主线,加强行政复议基础保障。始终践行复议便民为民宗旨,贯彻“公平公开”原则,通过“三强化”大力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实现了“一扇门对外、一套人马办案、一把尺子裁量”。强化人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典型案例点评、重大案件分析研讨,扎实推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现代化。强化财政经费保障,严格落实行政复议经费保障,把行政复议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强化阵地场所建设,对行政复议办公场所进行升级改造,设立受理接待室、案件审理室、资料室、阅卷室、调解室、听证室、档案管理室等,实现行政复议“一站式”办理。

  严格落实两项制度,推动行政复议规范化运行。建立集体讨论工作制度,集体商讨行政复议案件,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规范行政复议工作程序。建立行政案件诉前分析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应诉对依法行政的倒逼作用,规范行政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章立制“管长远”,印发《行政复议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明确应当集体讨论的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类型、集体讨论事项、与会人员职责、讨论意见落实等内容。发挥优势“集众智”,在德兴市司法局和律师事务所中抽选部分法律专业人士,围绕被申请人行政行为程序、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重点环节展开讨论研究。集中精力“攻难点”,联合涉案行政部门、政府法律顾问,对案情重大、复杂的行政应诉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对诉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梳理。

  坚持强化三项行动,提升行政复议为民服务质效。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强化三项行动,畅通行政复议咨询、申请、服务和监督渠道,维护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权,提升行政复议为民服务质效。开展行政复议为民便民行动,在16个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在社会治理中心设立“法律服务咨询”窗口,开通非诉纠纷服务绿色通道,优先为涉企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服务,并与市管局、法院联合印发《三部门关于建设德兴市知识产权非诉讼纠纷解决渠道建设的通知》,积极为企业提供非诉调解服务。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印发《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方案》的通知,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队”,在德兴高新区、新岗山工业园、银鹿工业园、德兴市女子商业联合会、德兴市石材协会、德兴市化工协会等六个园区、商会设立“行政复议联系点”,建立互动联系机制,积极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大回访”活动。在行政复议终结后,不做“甩手掌柜”,畅通申请人案后咨询反馈渠道,耐心做好案后答疑解惑工作,同时督促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落实调解协议。对已经进入到诉讼阶段的复议案件,主动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充分发挥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机关沟通互动密切的优势,努力协调促成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等案件达成调解。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