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钱运高问答网
2024-05-20 17:44:25

“夫妇相规”传佳话——明代名臣江一麟的故事

江一麟(1520-1580),字仲文,号新源,婺源江湾村人。明代爱国名臣,出生寒苦却发奋苦读,明嘉靖三十二年考中进士,历官知州、知府、布政使司参政,户部侍郎,右都御史等,官至正二品。他为官27年,每赴一任忠于职守,勤政廉政为民,既深受百姓爱戴,也深得朝廷重用。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考察官员政绩,他所在的广平府被定为“天下第一”。此外,史料上记载有关江一麟“夫妇相规”的故事,不仅成为一个清官家庭的典范,也成为中国廉政史上的范例,历来为人所称道。

万历四年,江一麟任南赣巡抚,由于治理有方,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次年十二月,升户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赴任淮安,督办漕运。在北上赴任前,由于路途遥远,出于安全考虑,江一麟决定将有些破旧的官船整修一下。按理说官船的整修可以由公家出钱,但江一麟却严于律己,自己拿出10两俸银,请当地的百姓赵锷修船。

过了些天,赵锷来报船已修好。江一麟随赵锷登船察看,果然整条官船已修缮一新,江一麟十分满意。而此时江一麟最上心的事却是修船的费用10两银子是否够用。他立即问赵锷:“这次修船总共花了多少银子,还差多少?”而赵锷感于江一麟为官清正廉洁,不愿他多花费,便隐瞒道:“回大人,总共花了10两银子,钱已足够。”江一麟再三追问,赵锷仍一口咬定。江一麟只好作罢。回到家中,江一麟仔细回想,觉得从船的修理程度看,认为10两银子不够。为了不让赵锷承担费用,江一麟微服私访,逐个寻找参与修船的各色工匠,逐一逐项核实修船费用,最终核算出实际上花了20两银子。于是他又把赵锷找来家中,当面和他说了核实修船费用的经过,赵锷十分感动,只得承认实际费用。江一麟随即拿出俸银6两,又用扇子30把、墨2斤折银4两多,补足修船的费用。赵锷感动地说:“大人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小人为大人做点事,也是应当的。”一再坚持不肯收,但江一麟再三申明,态度坚决,赵锷只得答应收下。

江一麟的妻子一向十分贤惠,此时听到江一麟和赵锷在相互推让,就对江一麟说:“既然已经知道修船的费用还差10两银子,那就应当如数偿之,这些扇、墨酬其劳可也,何必又用这些折算银子呢?”江一麟一听不禁脸红,连声说:“夫人说得极是。”他赶紧又补了4两银子。

从江一麟“夫妇相规”的故事可以看出,江妻的一句话,不仅让江一麟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施惠于民,安抚民心,令人折服。同时,又维护了江一麟为官清廉的名声,实在是一种对丈夫爱之深而责之严的明智举动。

“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官可为,不然则败其守矣”。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一人腐败、全家耻辱,一人廉洁、全家幸福。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作为官员要学习江一麟,能够听得进亲人的直言劝谏、从善如流;作为家人应学江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常常“善善相规,施德于民”,使官员时刻廉洁自律,牢记执政为民,让“以德治家、以俭兴家、以廉保家”蔚然成风。(王柯武 记者 蔡文逸 整理)

“小辣椒”种出富民“大产业”

  近日,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的300亩辣椒喜获丰收,一个个青翠欲滴的辣椒垂挂枝头,农户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干劲十足地将堆成小山的辣椒分拣、打包、转运,空气中弥漫着辣椒独有的辛香气味。

  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江西省名优特色产品的余干辣椒,久负盛名。洪家嘴乡是余干辣椒的原产地,种植辣椒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进贡朝廷被誉为“辣椒贡品”。之所以能种出产量高、品质优的辣椒,得益于洪家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该乡地处余干城西,毗邻信江、互惠河。这里的辣椒秉承富硒土壤的天然禀赋,吃起来香、脆、甜,辣嘴不辣心,其中以洪家嘴乡双港村枫树李家村所产辣椒品质独特,因而得名“枫树辣”。

  近年来,洪家嘴乡立足地方特色,发掘传统农业产业种植、养殖优势,立足做好县城“菜篮子”“果园子”这一定位,坚持抓党建促产业发展,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枫树辣椒党支部、兴农水产党支部等产业支部。全乡涌现出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带动形成了“地里有辣椒、水下有黄鳝、山上有蜜桔、家中有板鸭”的产业格局。其中又以枫树辣椒为发展重点,目前全乡共有辣椒基地12个,种植面积3000亩,辐射带动了上百户农户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一到金秋十月,辣椒成熟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根本不愁销路。”看着一茬又一茬成熟的辣椒,白马桥乡白马村春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国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洪家嘴乡在维护好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注重做好互联网+销售模式,帮助枫树辣椒搭上“电商快车”。充分利用直播带货,832消费扶贫等平台开拓市场,线上线下齐发力,将枫树辣椒销往全国各地,最高一天网络销售达3万斤。因品质出色,枫树辣椒刚上市时最高卖到200元一斤,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大市场的有力杠杆。

 

  韩海建 本报记者 吴菁 戴越 文/图

德兴三级联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3月份,我们结合学雷锋的主题,在街道各个社区先后开展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目的是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关注度,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德兴市铜矿街道社工站负责人表示,社会工作者就像是“社会医生”,帮忙一起为社会治理把脉诊断。对于社工的作用,从事社工多年的张希睿也有近乎相同的理解,“社工的价值就像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近年来,德兴市高度重视社工工作,强化资金、人才、政策支持,构建起市社工总站—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工服务点“三级社工服务网”,使救助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惠及群众。

  随着社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工队伍中,“社工红”已成为穿梭在德兴田间地头和大街小巷的一抹亮丽色彩。这股温暖的力量,也提升了德兴市社会治理水平。

  (胡坤明)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