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谢大海问答网
2024-05-23 18:59:36

信州区:“有法帮你”暖民心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信州区从“进家门、听民声、纾民困、解难题、办实事”入手,摸清村(社区)群众急难愁盼底数,优化基层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下沉党员干部力量进镇(街道)、村(社区),以日常走访、挂点帮扶、入户解困为契机,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访等方式,对村(社区)老、弱、病、幼、残、孕、寡、孤等重点人群进行实地拉网式摸排,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做到重点困难及时帮扶、民生社情及时研判、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确保事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着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线成面”的立体化为民服务体系。

       该区着力深化“党建+网格+微小事”工作模式,推动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列出为民服务工作清单,细化全区8个镇(街道)、120个村(社区)为723个“网格”,以“地域清晰、覆盖全面、归属明确”为原则,将群众的困难帮助、法律需求细化到“网格”,利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摸排的“铁脚板”优势,了解掌握群众的基本信息,区分好不同的困难和需求,引导群众通过村(社区)协商调解,解决基层矛盾纠纷,实现“一格通办”。同时,吸纳辖区网格内的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德高望重人士、老教师、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人员加入基层矛盾调解队伍,并对属地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机构进行统筹,建立一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9个公共法律服务站、12348掌上热线平台和微信法律服务平台,形成法律顾问与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衔接机制。

       该区依照“三三制”调解工作法,将网格内摸排发现的矛盾纠纷,分为简易纠纷、一般纠纷、复杂纠纷三个等级,分派到网格、社区、街道三个层面进行调解,为基层群众提供多元化、精准化、专业化的便民服务工作。据悉,去年以来,该区调解各类基层社会矛盾纠纷2332次,化解2302件;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53件,办结案件589件;接待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57万余元;命名成立了“袁姐调解室”“郑哥调解室”“诸葛调解室”等一批个人调解工作室。(郑础鑫 李善明)

二手交易 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用不上的家电、孩子穿小了的衣服、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置换下来的旧手机……这些闲置物品,你会如何处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买卖闲置物品的人群规模越来越大,二手交易成了一种时尚的潮流生活模式,相关网络二手交易市场也逐渐火爆。

  “清理家中的闲置物品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卖就卖。”11月20日,白领张子琦正在家中清理一些不用的闲置物品,将它们挂在二手交易平台售卖,张子琦告诉记者:“我喜欢拍照,但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得太快了,用过几次就出新产品了,淘汰的旧品放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转卖掉,我就又可以买新的了。”她表示,这样既能享受闲置物品交易的乐趣,又能物尽其用。

  “我是个冲动派,常常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回家。有的衣服买回来就不喜欢了,而给小朋友买的衣服也有许多买了就忘了,发现时已经小了没法穿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自从自己成为了二手市场“常客”,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借此彻底检讨了自己的消费观念,并尽量理性消费。现在她买东西前,都会问自己三遍,“真的需要吗?这不仅仅是出于省钱、理财,现在大家都在倡导环保、低碳,旧物品的循环使用也应合乎保护环境的需求。”刘女士说,现在孩子用的自行车、学习桌椅都是从二手市场淘的,用起来和新的没太大区别,但价格实惠多了。

  包裹到了,市民肖小姐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仔细检查起来,“这是之前爆火的美图手机,原价4000多元,我从二手平台‘淘’来的,9成新,功能齐全,才花了1000多元,很便宜。”肖小姐作为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职场新人,月薪4000多元,除去房租以及各种生活费开支,每个月剩下的寥寥无几,她觉得花一个月工资买手机不划算。“反正别人也看不出来这是不是二手的,用起来也挺顺手的。”肖小姐说,买二手或者卖二手,已经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在前几天,她还买了一只二手包,“等我用到不想用了,还可以转卖。”

  如今,二手交易的商品种类已经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者打开某闲置物品买卖平台,上面的物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手机、家电、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也有衣物、书籍、化妆品等各类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字画、邮票、纪念币等收藏品。但随着线上二手交易规模不断增加、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类二手交易纠纷时有发生。采访中,多名市民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电脑买回来以后,我开机试了试没发现问题,就签收了,用了两天后才发现配套的摄像头不清楚,我找卖家说明情况,他却说是我自己用坏的,而且已经签收了就与他无关了。”市民陈董涵说,个人与个人的交易出现问题之后,市场监管部门都无法监管,一时间她也没地说理,只能认栽。

  今年大学毕业的小杨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转卖部分书籍、衣物等。“买家收货后却坚称有质量问题,要求我退80元。”小杨告诉记者,由于衣物购买时间久,没有留存购买凭证,最后协商退给了买家40元。“品牌面霜买来的时候花了450元,但是不太适合我的肤质,就想着半价转卖了,结果对方到手以后说是假货,后来我找平台申诉,拖了半年才拿到货款。”市民郑女士本以为是件双赢的交易,没想到占用了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她坦言再也不敢卖东西给他人了。对此,小杨和郑女士都表示,二手交易平台应全面提高准入门槛,设置必要条件。例如,对用户资质审核、信息绑定、建立诚信档案、把控交易流程等,力求从源头上保障货源品质,并且能更好地鉴别买卖双方的诚信度。同时,还可以分别对买家和卖家设置惩罚办法,如果发现恶意欺骗行为,除了封号,还应将其曝光。

通江达海信江流域迎来首艘集装箱船舶

本报讯 记者徐素琴报道:4月9日下午5点15分,随着嘹亮的汽笛长鸣,一艘装载了50个集装箱、来自九江的集装箱货船“赣南昌货1862”缓缓驶过信江双港船闸,顺利进入信江流域,并在鄱阳港角子口码头卸载集装箱。这是首艘进入鄱阳港的集装箱船,实现了信江航道集装箱船运输“零”的突破。

为保障首航集装箱船顺利入港,信江船闸中心党委高度重视,统筹部署,高质量做好船闸通航服务工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向船主讲解过闸流程、引导填写相关过闸资料并“一对一”指导使用“长江e+”APP,实施导航服务。同时,向船方推送航道尺度、桥梁净空高、水文气象等航道信息,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精准的航道信息服务。

据悉,该批集装箱货物(钠基膨润土)由南京龙潭集装箱码头发至九江港红光码头,过驳至“赣南昌货1862”集装箱船,由长江进入赣江、信江抵达鄱阳港。该定制航线,未来计划每周一班,本次成功首航,为今后定制航线的正常运输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信江航道通过整治,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1000吨级船舶可以直达信江各港口。集装箱定制航线首航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提高货物转运效率和港口吞吐能力的先进运输方式,较公路运输,集装箱水运可降低30%以上成本,将有效降低沿江企业物流成本。长江、信江定制航线的开通,使赣东地区水运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航运体系正在加快形成,信江航道的潜能正在持续释放。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