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王海问答网
2024-05-18 11:54:27

花厅镇:以党建为引领优化基层治理体系

本报讯 记者吴淑兰报道:广信区花厅镇通过强化党的组织优势,推动党的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助推乡村振兴。

优化网格管理,推进基层治理。全面推进“党建+网格”管理,全镇共设立130个网格片区,成立网格党支部41个,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等,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利用党小组、网格党支部开展“农户夜话”活动,集中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各村实地办公,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解答群众疑问,共开展集中下访9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建议64件,现场解决51件。

“党建+好商量”,解决民生实事。围绕群众期盼征集议题,建立议题库,积极开展协商议事。2023年全镇开展“党建+好商量”协商议事会22次,集中完成了集镇改造、道路拓宽硬化、排水沟建设、河堤改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立党员先锋队10个,设立党员示范岗24个,组织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森林防火、防溺水巡逻、志愿服务等重要工作中冲在前,切实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健全“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党组织服务群众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截至目前,新增的1000亩早梨项目已种植完成,花厅自来水厂建设、金鸡村通村道路改造、集镇改造提升等民生项目均已完成。

强化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从企业家、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中选配村党支部书记,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吸纳高学历人才、致富能手、农村实用人才、“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本地在外创业的企业家等青年人才。

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加大扶持品牌、特色产业力度,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大力发展白茶、早梨特色产业。把传统产业变成优势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带动镇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民呼我应,良性互动促善治

  “专门的征集令”,你听过吗?谈到社区工作,上海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党工委书记万小岚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有人民建议的大信箱,去年做的项目满不满意,今年要做什么,明年想做啥,都可以通过征集令来反馈。”面向群众的征集令,是集聚众智的渠道,也是推动治理的抓手。

  基层治理直接面对群众多元诉求,怎么鼓励群众表达、积极参与,很考验治理智慧。从实践来看,一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往往涉及面广,如果沟通不畅、反馈不好,政策落实的效果就容易打折扣。了解好、掌握清群众的利益诉求,反映好、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才能促进基层善治。

  畅通渠道,有助于提高回应能力、解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众的意见建议,是宝贵的治理参考,必须予以重视并进行有效回应。采访中,有干部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名10多岁的孩子,提出“我家所在的小区公共空间少,家对门的创意园区环境好,但到了周末和晚上就关门”,由此建议“错时共享公共空间”。这一好点子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推动了不少公共空间的有序开放。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就要打通各种渠道、丰富内容形式、吸引各类人群,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的群众参与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这个“应”,要有“怎么看”的态度,更要有“怎么办”的行动。现实中,群众难办事项往往牵涉多部门、多层级。不同部门,目标侧重不同、难处各异,如何有效形成合力?采访中,一名基层干部的回答很有启发:“关键是转观念,各部门提出建议,互相帮助改进。”提升治理效能、为民办实事,尤需胸怀大局、强化协同,增强服务主动性和补位意识,形成破解难题的“实干联合体”。政府的回应速度不断加快、回应方式不断优化,就能为推动问题解决提供有力支撑。让有温度的建议与有力度的方案同频共振,方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才能更好了解社情民意,以新方法破解新问题,用新思路带动新发展。群众愿提议、干部善建议、部门能协同、政策好落地,方能构成一种良性互动。这也启示我们,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既要坚持眼睛向下,善于倾听、从善如流,拓宽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更要善于携手共进,上下同心、协同发力,勇于尝试、大胆突破,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能像LED灯有亮度没温度,要像白炽灯有亮度有温度。”上海一名干部的形象比喻,道出了奋斗为民的价值底色。让基层治理葆有亮度和温度,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李洪兴)

一抹嫩绿迎客来 品茶尝鲜正当时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上饶市各地的茶园里,一片生机盎然。茶树吐露新芽,翠绿欲滴,茶香四溢,吸引了众多茶农和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味春天的味道。

3月18日,记者踏足广信区田墩镇的白茶种植基地,只见连绵起伏的茶垄如同绿色的波浪,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几十名采茶工人身着盛装,挎着茶篓,在茶树间穿梭忙碌。他们手法熟练,轻轻一提一捏,一片片嫩绿的新芽便落入茶篓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

基地负责人林桃仙向记者介绍,这片茶园面积1000多亩,由于去年冬季雨水充沛,今年的茶叶产量比往年多了三分之一,品质也格外好。茶叶的采摘工作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精心加工,才能成为醇香的成品茶。在林桃仙的茶厂内,记者目睹了茶叶加工的整个过程。新鲜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等工序后,再通过炒茶机的不断翻炒,最终变成一片片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的成品茶。

与此同时,在佳丽商城一家“婺源茶叶”批发零售店,新茶的招牌已经醒目地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店主詹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店里上市的婺源绿茶有两个品种,价格分别为30元一两和50元一两。市民李先生是位老茶客,每年春茶上市时都会前来选购。他告诉记者,婺源绿茶是他最钟爱的品种之一,因为经过冬季的孕育,春茶的叶片肥厚、芽头鲜嫩,茶水甘甜可口。

随着天气转暖,春茶进入采摘季,各种品种的春茶纷纷上市。对于茶农来说,这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季节;对于游客和市民来说,则是一个品味春天、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