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汤念祖问答网
2024-05-27 05:48:11

上饶:搭建共享用工平台 全力保用工稳就业

   本报记者 郑欢 见习记者 周梦沁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些企业员工歇业在家,而另一些企业的订单快速增长急需增加员工但招不到人,怎么办?面对这样的企业用工供需矛盾,我市从2021年开始探索共享用工模式,发布并实施共享用工协调机制及共享用工协议,积极搭建共享用工线上专区、线下洽谈协调专区,进一步缓解阶段性、季节性、结构性用工矛盾,破解企业“用工荒”,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共享用工机制实现“三赢”

  7月初,江西万网科技有限公司来了3名“共享员工”。“最近公司接了新项目,急需技术开发人员,共享员工的到来及时解决了公司技术人员紧张的问题,”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吴先生说,“相比于招聘新工,共享用工稳定性高,且有丰富的经验,能迅速上手工作,节约了大量成本。”

  原来,6月末的时候,发现人手不足的吴先生来到市人力资源市场打算招聘新工,在沟通招聘诉求时,市场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共享用工一事,他感觉很新奇,决定试一试。之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吴先生填写好了需方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电话对接和线下协商,7月初,吴先生的江西万网科技有限公司与有员工富余的上饶市天迈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共享合作。

  “我们在网站上看见合适的需方企业后,立即与对方进行了联系,并达成合作意向。”上饶市天迈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说,与员工协商一致后,他们与江西万网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7月至12月的共享合同。双方员工劳动关系不变,工资薪酬等由需方企业负责。如原单位生产需要,共享用工员工可随时返回原公司工作。

  作为其中的一名“共享员工”,24岁的王栋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我是一名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平时工资构成是‘基础薪资+奖金提成’。本来我在做的项目已经结束了,只能拿基础工资,但现在‘共享’到了江西万网科技有限公司接手新项目,每月又有了提成,好开心。而且,接触不同的项目对我自己的成长也有帮助。”

  “像这样共享用工的模式,有效破解了‘闲得慌’与‘用工荒’的矛盾。”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共享用工就是“员工富余企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一定期限内将其调剂到“缺工企业”工作,不改变“员工富余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在这种新用工模式下,“员工富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给员工提供多元化工作机会;而“缺工企业”则通过共享用工方式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对员工个人来说,可以实现个人技能的多场景变现及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三赢”的局面。

  线上线下“搭桥”解决用工难

  采访中,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起劳动力富余企业和缺工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近年来,他们围绕着线上“牵线”+ 线下“搭桥”,做优做实用工服务新模式。

  “去年,我们搭建了全市共享用工线上专区,主要是供有共享需求的企业发布供需信息及相关政策文件的下载。今年初,我们对该线上平台进行了优化升级,不仅增加了岗位类目,还对缺工企业和富余劳动力企业分别设立了专区,专区内设有在线客服咨询功能,实时为供需企业解决问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缺工企业和富余劳动力企业可以登陆上饶市人力资源市场网站(https://www.srrlzysc.com)了解及发布相关供需信息,如碰见有意向的企业,可直接致电对方。同时,市人社部门也会实时关注网站企业动态更新,为有相似用工需求的企业进行“牵线”,促进企业供需信息及时对接。

  该工作人员介绍,除此之外,他们还建立了各县(市、区)共享用工线下洽谈协调专区,定期按需组织有共享意愿的企业参加线下对接会,面对面解决企业所提出来的问题,规避和减少签订共享用工协议后可能产生的劳动争议。同时,各县(市、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存在淡旺季、用工存在阶段性特征的企业用工情况,建立企业共享用工月报告制度。截至目前,参与对接会企业6家,签订共享协议3份,总共享人数13人,共享时间最短一周,最长一个月。 

  “原本我们对共享用工这个模式也有顾虑,怕存在用工隐患,但对于我们的担忧,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了解答。并且,人社部门还出台了完善的政策文件和专用的共享用工劳务合同协议,这让我们很放心。”江西万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吴先生表示。

  让共享用工成为“长久之计”

  走访中,记者获悉,当前我市共享用工还存在一些待完善的地方,如不同企业或行业存在不同的规章制度,员工共享到新用人单位,对各种规章制度短时间难以适应,如长白班的工作对于有些两班倒的工作来说各类规章制度都会较为宽松,员工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还有,不同的岗位对技术要求不同。员工共享到新岗位后短时间难以掌握新岗位技术,拿一般普工来说,他们去到跨工种或需要一定经验和技术的不同岗位上,短时间内难以熟练上手。

  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共享用工的指导和服务,以促进共享用工有序开展,让共享用工成为“长久之计”。比如,把共享用工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帮助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加强职业培训服务,对开展共享用工的劳动者需进行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的,纳入技能提升培训范围;对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和劳动者,免费提供劳动用工法律政策咨询服务,防范用工风险;加强对共享用工劳动争议的处理,加强调解力度,及时处理共享用工引发的劳动争议。

春耕备耕忙 稳产助增收

横峰讯 农户们正加紧开展土地翻修,各农资经营点备足货源、相关部门加大检查力度,保障各类农资供应…… 连日来,横峰县扎实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及春耕备耕各项准备工作,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该县提早谋划,对春耕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定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7.35万亩,粮食总产量1.54亿斤。截至目前,生产任务已全部分解到乡镇村组,细化落实到田头地块,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

全县农资部门积极开展调查工作,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重要农资市场供需进行全面摸底,详细了解春耕备耕农资销售企业农资储备情况,加大储备和调拨力度,多方组织货源,全力保障春耕农资需求。为保障水稻育秧,全县新建集中育秧工厂2个,小农户育秧基地5个,为机插做好充足准备。密切关注气象情况,积极做好防灾减灾预案,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成立8个技术服务组,驻点到各乡镇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督导乡镇落实好春耕备耕相关工作,协助解决早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为严格落实耕地抛荒整治力度,做到应种尽种,提高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产量不下降,横峰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补助等强农惠农补贴,确保补贴资金及早发放到户。完善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政策性保险等,优化理赔办理程序,着力降低农民种粮种油风险。对早稻种植大户采取集中育秧供应模式,形成全程机械化种植。

(俞持富)


让中医药服务“花式”圈粉——上饶市推动中医药服务“下基层”侧记

上饶经开区医院中医义诊活动现场

患者正在进行中药熏蒸

本报记者 钟芷涵 文/图

从村卫生室到市中医院,从“赤脚医生”到中医传承人,从田间地头到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群众的生动图景在上饶城乡铺展。

近年来,全市中医药系统全面融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江西)建设,围绕上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进一步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下基层”,把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织密基层中医服务网络

如今,随着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我市县级医疗机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越来越多百姓走进中医诊室,或治病求方,或养生保健。

走进上饶经开区医院国医馆,充满古韵的装修风格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特色,舒适的就医环境彰显了现代管理理念。“我院中医科于2019年4月份成立,目前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执业医师,完整的医师诊疗队伍组成,可以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针灸理疗、传统中药艾灸、普通针刺、刺络、拔罐、刮痧等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以及一些结合现代医学的中频、低频颈椎、腰椎牵引等治疗技术。”上饶经开区医院副院长琚林娟介绍道,她说:“中医技术拥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为广大的居民提供了治疗的便利,同时对慢性病、颈腰椎疼痛、慢性咳嗽和妇科病、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调理,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实现公立中医院全覆盖,玉山县中医院被评为“三甲”中医医院,是全省首家县级“三甲”中医医院。同时还设立了8家省热敏灸分院,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达30%,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据统计,2023年全市县级中医医院业务总收入13.09亿元、总诊疗178.67万人次、住院患者14.58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9.4%、23.9%、19.2%。

中医特色优势日益凸显

覆盖市、县、乡、村的中医服务体系,打通了上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经络”,群众的就医体验、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如今,在上饶城乡,不论是日常医疗服务,还是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方面,中医诊疗都发挥着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月27日,记者走进信州区施家山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楼,一股浓郁的艾草香扑鼻而来,理疗艾灸、中药熏蒸、汗蒸、中药贴敷等多种特色疗法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馆内的医师正在根据患者的病情开方;中药调剂室内,药剂师正在配药;中药熏蒸室内,治疗师在为患者做康复理疗……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吸引了不少患者前来就诊。

“中医让我觉得很舒服!年纪大了,腿脚、膝盖常常会痛,时不时会到这里做一下艾灸,疼痛会缓解很多。”从有病就往大医院跑,到在社区就能看上好中医,市民张春英成了信州区施家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常客。

据了解,该服务站始建于2004年,中医馆位于服务站二楼,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是市区内建立时间较早且为数不多的集中西医于一体的卫生服务站点,并与江西医专合作成立了临床实验基地、临床技能实验基地。“我们也会经常开展学生的技能培训,进行技能再教育,让大家多看多学多实操,尽快掌握全面的中医适宜技术。”信州区施家山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徐骏介绍,截至目前,该站点参与中医技能培训的学生包括社会人员累计有200多人。

中医药文化氛围越发浓厚

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药到膏方……中医药“下基层”给群众看病带去可喜的变化,也让中医药收获了许多“粉丝”,中医药养生与保健的理念也备受群众欢迎。

“我这肩膀一吹空调就痛,是什么原因?”“最近时常睡眠不好该怎么调养?”近年来,全市各地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义诊活动,深受群众的认可和推崇。面对各种提问,中医医师们耐心解答,帮助市民辨证施治,并一对一进行养生指导。

如今,在广信区枫岭头镇卫生院,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去年,我们卫生院通过提升改造,大力推广中医理疗,不管是在就医体验还是中医服务环境上,周边群众的满意度都很高。”广信区枫岭头卫生院院长周小燕介绍道,该卫生院中医馆的诊疗人次也从无到有,现在每天的就诊人数达几十人次。

此外,为进一步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药技能,我市举办了中药鉴别技能大赛和第二届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不仅提升了中药人员中药鉴别能力,还营造了全市学习中医经典的浓厚氛围。

优质资源下沉,让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如今,基层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中医诊疗服务带来的便利实惠。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