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谢大海问答网
2024-05-24 05:20:19

学急救技能 懂应急救护 市紧急救援中心开展开放日活动见闻

  叶俊生 钱雪 本报记者蒋学华文/图

  “现在急救中心有10辆救护车在外工作。我们救护车均有GPS定位,都是按就近的医院送患者,确保及时挽救患者……”12月15日上午,市紧急救援中心的调度员蔡淑艳对着大屏幕,正在为前来零距离体验急救服务的数十位市民介绍。

  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救护车的动向,市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等医院的方位。此时一位调度员旁的电话响起:“同志,救护车来了吗?患者病情严重。”一个急切的声音问道。“你放心,救护车已经在路上,现在道路畅通,很快就到。”调度员回答道。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卫健系统公共服务能力,增进群众对卫生健康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市卫健委以“学急救技能,懂应急救护”为主题,于12月15日在市紧急救援中心开展了2023年度开放日活动,旨在促进大众对急救的认识与了解,增强市民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倡导“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的健康理念。

  在市紧急救援中心,记者看到墙上、过道边随处可见海姆力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如何正确拨打120等展板,当天参观体验的市民或是用手机拍照,或是对着展板互相交流,或是向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咨询:“野外骨折怎么固定?”“什么情况需要做心肺复苏?”“AED如何使用?”

  市急救中心主任张亭介绍说,市急救中心现有救护车18辆,所有救护车上均配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血糖监护仪、输液泵、氧气瓶等车载抢救设备,“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对辖区内120急救任务协调分配,与110、119等社会服务联动各种紧急医疗救治服务。今年截至11月,接警电话共44590个,出车11282次,转运患者8162人。同时,完成院后转运患者赴南昌、杭州、上海等地治疗201趟。”

  “进行心肺复苏,第一步是检查生命体征,大声呼喊并拍打患者肩部,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观察胸廓有无呼吸起伏动作;二是胸外心脏按压,两手掌根部重叠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6cm……”在中心培训教师的指导下,市民代表们还亲身参与了心肺复苏的培训和模拟实操。在实操环节里,大家踊跃参与,对于提出的具体动作要领和急救相关疑问,教师都耐心解答,并手把手在实物上指导。零距离感受,市民们心有感慨,积极为上饶的院前急救工作建言献策,并填写了征集意见调查问卷。

  “‘120急救开放日’活动很有意义,实地学习参观后,对一些意外危险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遇到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与120的‘亲密接触’,对120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受益匪浅,对今后应对突发意外伤害有了更好的帮助。”代表们纷纷表示开放日很有意义,不仅让他们对市紧急救援中心职责有了清晰的认识,还让他们学到了一定的实用急救技能,可在日后的生活中运用到突发情况中去,更好地帮助他人。

用好“软实力” 练就“硬功夫” 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亮点频出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健康需求,上饶市卫健委始终坚持中西医发展并驾齐驱,以标准化“中医馆”为抓手,不断健全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特色诊疗受欢迎

  近日,记者前往鄱阳县古县渡中心卫生院,一走进中医馆的大堂,不少患者正在排队等候,该院副主任中医师欧阳和泉正在用该院自创的“特色隔物灸”方法服务患者。“‘特色隔物灸’是6种中药配方研成粉末,敷贴在患者的穴位等处,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因为疗效好,逐渐受到患者的青睐。”欧阳和泉介绍说。当天正在治疗的患者告诉记者,他在5年前患了颈椎病,出现脖子重、头晕、扭动脖子时咔咔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到处求医不见好转,于是在朋友介绍下,来到该医院问诊。欧阳和泉给他采取热敷、针灸等外治方式,以及服药等内治手段,一个星期后,症状有了明显好转。

  据了解,古县渡中心卫生院于2022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设有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拥有省基层名中医1人,学术经验继承者4人,中医类医师5人,开展省级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个,同时也是县卫健委指定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中医馆目前设有中医科、中医治疗室、中药房、熏蒸室、煎药室等科室。中医诊疗设备有熏蒸仪、热敏灸仪、牵引机、电针仪、中医定向治疗仪、中频脉冲治疗仪、煎药机等。在常规中医诊疗项目基础上开展特色诊疗服务中医熏蒸、三伏贴、特色隔物灸(6种中药配方研成粉末)、小肠灸(调养体质)、针刀切割挑刺(治疗表皮良性瘤、表皮囊肿),逐渐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前来。”欧阳和泉说。

  品牌打造成名片

  当天中午11时,记者来到鄱阳镇卫生院,只见该院设在三楼中医馆的墙上“鄱阳县热敏灸小镇“8个字很是醒目。走廊两边的墙上挂着介绍望闻问切、推拿、艾灸、刮痧、针灸等展板,中医氛围浓厚。

  虽然临近下班时间,可中医治疗室还有数个患者等候治疗。主治医师杨新平边把脉边说,一个上午已经诊疗40余名患者了。杨新平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在临床工作了四十余年,他告诉记者:“治病也需根据季节调整治疗方案,比如伏天,医院自创的‘三伏贴’,给病人冬病夏治。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改善患者体内平衡,促进康复,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走进中医艾灸室,只见中医师陈模荣手执艾条,正在给患者采取“热敏灸”的治疗方式。陈模荣告诉记者,人体在疾病或亚健康时,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对这些热敏穴位施以艾灸时,患者会出现透热、扩热、售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等6种热敏现象。围绕“热敏灸”这一核心技术,江西中医药大学培育了“热敏灸医院”、“鄱阳热敏灸小镇”等特色基层传承场所,分别成为热敏灸临床转化、技术协作共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孵化、大众普及的中心和品牌。“近年来,鄱阳镇卫生院进一步把‘热敏灸小镇’这一品牌发扬光大,逐渐赢得周边乡镇的患者前来诊疗。”陈模荣说。正在接受热敏灸治疗的患者章先生告诉记者,他患了脑卒中后遗症,出现全身麻、行走不便等症状,一直坚持在该院进行治疗。

  服务网络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上饶基层中医馆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优势,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开设中医诊疗室、中医治疗室、康复室、牵引室、针灸治疗室、推拿室等,并配备多功能牵引床、红外线光治疗仪、中频脉冲电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三氧水治疗仪等先进康复理疗设备。同时,各中医馆坚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以传统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理疗特色为重点,用先进的物理治疗设备和专业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了全市群众的就医需求。

  目前,全市100%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77.7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量占比超过了30%,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达到了国家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个性化的中医药服务。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员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为阵地,继续宣传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医疗技术、服务体系、硬件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中医馆内涵建设,打造一批“旗舰中医馆”和热敏灸综合服务区,在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中医诊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健康上饶建设贡献中医药智慧和力量。

他扶养了一个非亲非故的“亲兄弟”——记2023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丁国学

  因为一句“让我来照顾你吧”,铅山县汪二镇下四村村民丁国学,无偿照顾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流浪盲人邱松仔33年,也因此获评2022年下半年度“上饶好人”、2023年第一季度“江西好人”。

  邱松仔1947年出生,出生不久便双目失明,4岁父亲过世、5岁母亲改嫁,一直与大伯相依为命。大伯年老住进了敬老院后,17岁的邱松仔只好独自一人乞讨为生。

  1990年4月,已经流浪了20余年的邱松仔一路乞讨,来到下四村,遇见了同样独身、比自己小一岁的丁国学。丁国学觉得邱松仔很可怜,就对他说:“你跟着我,让我来照顾你吧。”这一照顾,就是33年。

  其实,当时丁国学的生活并不宽裕,仅靠着两亩田地维持基本生活。多了一个要照顾的“哥哥”,他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种好两亩地,丁国学开始每天起早贪黑外出捡“破烂”。出门之前,他会给邱松仔安排好吃的、用的,并买了一台收音机供他打发时间;回来之后,做饭、洗衣、叠被子、打扫房间,丁国学一人包办,将邱松仔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2006年以后,两位老人先后领上了低保,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并成为了五保户。政府出钱对他们居住的房子进行了维修,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两位老人都已经是古稀之年。他们的事迹在乡间广为流传,一“遇”伴终生的佳话被人们津津乐道,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丁国学很照顾我,我在他家住了33年了,我们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非常感谢他的照顾!”邱松仔常说,遇到丁国学是他这辈子的福气。丁国学则说:“我认下这个兄弟就会对他负责下去,一直到力不能及。”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