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张成基问答网
2024-05-25 21:33:47

闲置荒地变“共享菜园”

  “以前没有建菜园的位置大多是荒地,杂草丛生,破旧的空心宅子更是杂乱无章,非常难看,现在好了,都变成了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脏乱差的问题解决了,还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菜,一举两得。”家住江埠乡陈坪村的张阿姨指着绿油油的菜地笑呵呵地说道。

  为有效破解人居环境整治痛点,江埠乡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研究提出了“荒地改菜园”的议题,在得到群众的支持后,着手对荒地进行规划和改造。据统计,目前该乡已将原本荒废的土地建设成1248平方米的“共享菜园”,并创新推出了村集体和村民共治的管理模式,

  “我们村党员干部带头,一有空就到菜园子里打理蔬菜,村民也很积极。这里的蔬菜成熟了,就按照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卖,大家都非常乐意买,卖菜的钱用作来年购买种子和肥料。如此循环利用,大家都接受。更重要的是引导村民形成了文明意识,营造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江埠乡陈坪村支部书记施学模说道。

  曾经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了实用的经济小菜园,同时也为陈坪村撒下了文明的种子。 (王亚林)

汪二镇 培育新乡贤 激发新活力

  该镇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召开恳亲会、座谈会等,与在外企业家、贤达人士进行情感沟通交流,充分征求乡贤对镇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建立日常沟通渠道,助力乡贤群体实现“零距离”交流;认真落实乡贤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并为其参与镇村治理和镇村发展提供条件,保障乡贤在镇村治理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该镇充分发挥各乡贤群体学识专长、创业经验、人脉资源、资金优势等,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全省种粮大户、“庄稼医生”江志明,利用自己创办的农业公司,积极实施“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模式,每年带领山区农民生产销售3000多亩原生态有机农产品,打造的武夷、篁碧系列绿色有机大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论证,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他还主动承担汪二镇、天柱山乡的有机稻产业扶贫项目,先后纳入180多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从医30多年的村医方志发引进人才、资金、技术,与人合伙开办了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民办医院,方便村民看病。(郑海龙)

万年“林长+”助推林长制见实效

  “林长+示范基地”引领油茶高质量发展。坚持长效管护机制,优化林长制的施行,加快林业产业优化升级,盘活空闲林地资源,合理利用各类生产迹地种植油茶。鼓励林农利用“四旁”空坪隙地种植油茶,大力发展油茶庭院经济,在苏桥乡建立油茶庭院示范基地3435亩,带动300余户农民增收。2023年完成新造油茶1.4945万亩,其中“四旁”完成6703.01亩,完成率101%;低改面积0.45万亩,完成率102%。

  “林长+检察长”筑牢绿水青山法治屏障。强化林业基层执法体系建设,建立案件快速办案通道,2023年办理林业行政案件32起39人。创新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万年县人民检察院、县林业局成立全省首家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协作办公室,将环境公益诉讼与落实林长制结合起来,形成森林监管保护合力,共同守护林业生态安全,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推动在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治理中,以湿地修复为主要形式开展替代性修复。

  “林长+湿地”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推动落实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贯彻落实,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发挥林长统筹协调作用,突出打造万年县“稻作”“珍珠”“雷竹”等生态产品价值,在全省首创万年县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研学活动,努力尝试开发集湿地生态旅游、湿地研学、湿地生态产品推广为一体的生态价值转化融合渠道,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让广大群众成为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参与者、推广者和受益者,切实用生态优势带动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全面推广湿地资源运营机制,实现了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即买即用,目前已在江西省湿地资源运营服务平台成功出售270.5亩湿地指标,完成湿地指标交易2笔累计1898.1万元。

  (曹雅雯)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