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冯兴国问答网
2024-05-25 06:02:26

引入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 ——鄱阳农商银行支持当地三农事业发展随笔

  蔡双珍 本报记者 陈建

  农商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发展,三农就是农商银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鄱阳农商银行始终以支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全力扶助普惠金融客户需求,持续强供给、优服务、增质效。截至9月底,该行客户总数11.41万户,成为全省首家贷款客户数突破10万户的县级农商行,为支持当地三农事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强有力的农商银行力量。

  做优“三支一扶”

  以农为本强化金融供给

  鄱阳农商银行在经营发展定位上,把支农支小放在首位,始终把强化支农支小金融供给和支农支小金融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行经营目标制定、日常安排部署、员工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突出支农支小主营地位,尤其在金融支农供给上全力体现责任银行担当,扎实打好“农区保卫战”“城区争夺战”“外拓突击战”等金融服务攻坚战,聚焦科技支撑,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企业贷款92户、余额5.02亿元;涉农个人贷款49173户,余额68.42亿元。

  推进整村授信

  圆百姓融资创业梦想

  该行以开展“整村授信”为支农、支小抓手,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村、组、户,实地走访了解情况。运用住行制度,要求全行必须每周开展集中走访4次,除值班人员外,机关人员与各网点一同深入基层,帮助基层支行开展对接走访,切实落实挂包帮扶机制,同时任务考核到人,加大督导力度,实行日通报、周排名,力促信贷支农工作抓实抓好。截至9月底,该行发挥授信限额内客户“随用随贷”的特色方便灵活有效授信,本年度对辖内96个行政村开展了整村授信,覆盖面达30.28%,共授信客户15249户、授信17.02亿元,其中新增授信客户3897户、新增授信2.9亿元,为精准支持百姓创业、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信贷保障。   

  创新金融产品

  助力三农发展加速度

  支农金融服务,适农产品先行。三农客群不同于企业、个体户、公司白领,有特定的需求、特定的自身条件,该行坚持按三农客户所需来研发适配支农产品,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该行现有线上及线下信贷产品32款,主打产品有“农户小额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诚商信贷通”“社保贷”“个人经营贷款”等5大类,已发放各类首贷户贷款6381户、余额6.26亿元。其中“百福惠农网贷”“百福惠农易贷”“农户小额贷款”“银担极速贷”等4款信贷产品是专门为辖内农户量身打造的涉农信贷产品。截至9月末,这4款涉农信贷产品发放贷款共计30798户,余额41.13亿元,助力百姓省心省力融资创业。

  凝聚“政银”合力

  打好便民惠企组合拳

  鄱阳农商银行通过与各乡镇和县财政、农业农村局、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沟通,全面掌握创业人员名册、基本情况,为其建档立卡,跟踪服务,定期开展送贷下乡活动;重点支持积极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企业、致富带头人等,做到“应贷尽贷”;抓住春耕、“三夏”、秋收秋种等季节与各乡镇对接,大力发放小额信用贷、“银担极速贷”“社保贷”等产品,做到对接到户,送贷上门。该行还在辖内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点350个,在营业网点布放便民智能机具,通过社保卡申领、补换、激活等业务,促进手机银行业务和借记卡等业务联动营销,并以网点为中心,呈“扇面式”开展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先后组织150余次金融知识宣传。鄱阳农商银行以更广、更深、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打造当地百姓身边的“村口银行”“身边银行”“指尖银行”。

陈云邱向军调研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规划建设情况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精细化管理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陈云邱向军调研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规划建设情况   

 

 

  本报讯 记者陈绍鹏报道:2月25日,市委书记陈云,市委副书记、市长邱向军深入中心城区调研重大城建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饶清华、潘表光、孔先锋、毛祖宾参加。

 

  陈云、邱向军先后来到灵山互通连接线、上饶大道提速改造工程中心城区段、百里信江生态走廊项目老城区示范段、信州区北门街道蚕桑场棚户区改造等部分重大城建项目现场,实地察看项目进展情况,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陈云、邱向军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规划方案和时间节点,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工期,科学组织施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见效。

 

  陈云、邱向军听取了2023年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谋划、要素保障,以及高铁新区城市设计和高铁枢纽提升改造等规划设计的汇报。陈云、邱向军指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要把项目建设放在拼经济、促发展的突出位置,有序推进重大城建项目建设;要紧扣打造江南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全面开展富有上饶特色的城市设计,统领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

 

  陈云、邱向军强调,城市建设是市民感知度最高、受益最广泛的民生工程,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要坚持规划引领,牢牢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对照大城市的发展要求和建设标准,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安排好城市的空间、规模和产业,切实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保持规划实施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最大限度地集聚和扩大本地优势;要树牢精品意识,紧密结合上饶城市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传承历史文脉,保持城市肌理,完善配套设施,合理布局一批符合功能要求、满足群众需求的项目,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严把工程质量,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质量可靠的放心工程;要创新发展思路,探索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新模式,完善规范导则,优化工作机制,细化治理措施,不断提升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老人身陷泥潭 义警翻山寻回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全力相助,我妈妈可能就找不到了。”3月22日,紫阳镇杨溪村南坦村董某的儿子给婺源义警协会送来了“无私助人献爱心,品德高尚暖人心”字样的锦旗表示感谢。

3月21日清晨,婺源义警协会接到董某儿子的紧急求助:称董某在3月19日早上从自家附近走失,至今下落不明,家属和当地村民、镇村干部已经连续寻找了两天两夜,却仍然一无所获,请求义警协会帮助搜寻。

群众求助无小事!婺源义警协会立即召集18名义警队员向事发地出发。义警队员到达南坦村后,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每3人一组向不同方向开始搜寻。下午2点后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大家碰头商议,认为董某不会走太远。义警带队负责人胡渭川坚持要往更远的山坞里继续搜寻。

偏远的深山坞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当地村民都觉得有些害怕,但义警队员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向深山坞里进发,在他们心中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他们愿意为了这份珍贵而勇往直前。

“找到了,找到了,大家快过来!”在下午4点左右,他们在深山坞一处荒芜的湿地里找到了半身陷入泥潭、生命垂危的董某。队员们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和当地村民一起徒手将董某从泥潭里“挖”了出来。为了避免给董某造成二次伤害,他们决定用简易门板、绳索等将董某扛到大路边送上等待的救护车。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为争取医疗救护时间,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一路跋山涉水,在十几里泥泞、崎岖的山路上疾驰。最终,赶在天黑前成功将董某安全送到了救护车上。一场充满人间大爱的生命接力圆满完成,队员们脸上流露出会心的笑容,喜悦之情代替了疲惫不堪。

目前,老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身体已无大碍。(章荣富)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