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何光宗问答网
2024-05-24 14:58:54

余干:激活人才一池水 乡村振兴面貌新

  该县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基层特岗、短期就业见习等政策开发就业岗位300余个,引进储备科技特派员等农村紧缺实用人才1600余名。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颜龙安,打造江西鹏辉高科粮业人才实践基地,助力优质水稻提质增效和提高农民收入。优秀青年人才陈冲入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人选名单;全国科普带头人朱炼章在田间地头举办2023年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为200名种粮大户讲解推种、选种等经验。

  该县针对稻禾、芡实、菌菇、马家柚、稻虾共作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定期举办“农业大讲堂”“农民夜校”“就业扶贫美食培训班”“农技人员培训班”“特种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等,共计培训1万多人次,帮助乡土人才增强政治素养、技术本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据统计,目前该县选派58名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顾问,深入20个乡镇、113个行政村开展指导,培育1073名懂农业、善经营、带富能力强的“田秀才”“土专家”。

  余干县还设立农业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等乡村振兴领域工作站24家;实施乡土人才头雁培育工程,依托实训基地、试验示范基地等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1900人,孵化就业创业1万余人。

  (韩海建)

走进畲乡风情里

  本报记者 吴淑兰 文/图

  铅山县是江西畲族居民主要集居地,有太源畲族乡和篁碧畲族乡2个畲族乡,有畲族人口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铅山南部山区的太源、篁碧、天柱山、陈坊、湖坊等山地,一般几户或几十户聚居山间小盆地或山间河谷。铅山畲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从饮食到服饰,从日常劳作到过年过节聚集,都保持着浓郁淳厚的风俗习惯。这是一种最生动、最丰富、最传统的人文景观。

  太源畲族乡成立于1954年,是江西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乡之一。太源畲族约在明嘉靖年间由福建汀州(今长汀县)、建阳、上杭等地迁徙而来,至今已有十八、九代。太源畲族以雷、蓝二姓为主,通用汉语,内部使用畲语,且保留许多古汉语成分,如穿衣叫“着衫”、吃中饭叫“食昼”、筷子叫“箸”等等。年节喜庆,畲族群众喜穿民族服饰,男的大襟褂、偏裆裤,襟边、袖口缀有花边,缝头巾;女的穿绣花裙衫,图案多为各种花鸟及万字纹、云头纹。春节、端午、中秋为畲族三大节日。

  篁碧畲族乡位于铅山县境东南部山区,东邻武夷山镇,西南连福建光泽县司前乡,西北与天柱山乡毗邻,总面积81平方公里。这里竹海林山,风光旖旎,享有“篁天赐柱五千丈,碧海竹涛浪万重”之美誉。畲族从福建迁至篁碧定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清代以来,人才辈出,簪缨相继,先后有3人中进士,其中有官居翰林院大学士之名流;担任知县以上官职的前后有10人之多。一大批畲汉文化交融的古建筑及自然风光令人称叹。

“乡村话文明”引领向美向善新风尚

  在清水乡墩底村,党员干部分成6个小组,围绕“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文化阵地、移风易俗、乡村道德建设、典型选树、平安村庄”等内容,深入村组,走访了近百户村民,引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摒弃不文明行为和庸俗跟风等不良之风,努力打造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在村民郭奀丽家,几名妇女群众围坐一起,商讨着腰鼓队演出的事情。“腰鼓队是2010年成立的,去年我们还成立了锣鼓队,日常参加村里的大小节日演出,邻村也会邀请我们去演出。有些队员之前闲着就爱打牌,现在都把精力放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村里说闲话的少了,日子充实了,乡风也更文明了。”在与走访干部闲聊中,郭奀丽露出一脸的开心。

  “在外出党员及老年党员的教育学习上,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新成立的锣鼓队和文化演出队能否请专业老师来指导教学?”……当晚,在墩底村文化大礼堂内,“乡村夜话”现场气氛热烈。党员干部与村民代表、困难群众、发展大户、农业企业负责人等面对面交流,讲政策、商农事、谋发展、话振兴,村民就乡风文明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党员干部时而倾听记录、时而答疑解惑,并把现场收集的近百条意见与建议做好台账。

  走访活动中,党员干部还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围绕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特色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及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广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今年以来,广信区委宣传部以“大抓基层年”活动为抓手,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真正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各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强劲。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