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贾怡问答网
2024-05-20 11:05:23

“河长制”筑牢百姓安全“防护网”

婺源讯 “小朋友,这里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护人员,不能在这玩水……”近日,随着气温升高,嬉水情况涌现,婺源县蚺城街道立即部署开展“河长制+防溺水”专项行动,17名街道(社区)河长纷纷来到星江河两岸,开展“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为百姓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走进蚺城街道,但见一块块河长制公示牌吸人眼球,河岸边、社区里不时闪过“河小青”的公益行动身影。“我们持续深化‘河长制+’工作机制,将防溺水、景村党建、水系整治等工作纳入河长制,开创了珍爱生命与守护水生态并举双赢的新局面。”蚺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鹏说:“星江河是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吸引了中华秋沙鸭、野生鸳鸯等珍稀鸟类栖息,兴起了观鸟旅游,带动百姓吃上了‘观鸟饭’。”

为了珍爱生命与守护水生态,今年以来,蚺城街道17名河长开展巡河30余次,既宣传防溺水,又清理乱围乱堵、乱占乱建、乱排乱放等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发现并整改问题5起,整改完成率100%。同时,该街道30多名护河志愿者不定期开展河岸、河道垃圾清除志愿活动,确保河岸一片碧绿、河水一片清澈。“除了河长巡河、志愿者护河,我们借助‘掌上河湖’APP,建立常态化巡河机制,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长效化。”陈鹏介绍说。

近年来,为呵护一河清水,蚺城街道注重发挥“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管理机制,有效治理企业工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等污染问题。同时,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科学开展人工增殖放流,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等,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落到实处,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吕富来 程兆云)


陈云以“四不两直”方式检查督导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 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切实筑牢安全堤坝

 市委秘书长孔先锋随同。  陈云来到婺源县华星广场,详细询问商场负责人,防火卷帘门能否正常开闭、疏散通道大家知道不知道等。随后,陈云边走边察看消防喷头设置、消防设施配备、疏散标识布设情况,并从商场三楼沿安全通道走至一楼,实地察看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负责人立即整改。陈云语重心长地说:“安全通道直接关系群众生命安全,必须确保时刻通畅。”他强调,要切实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应急疏散演练、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等,毫不松懈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日常、管在平常、严在经常,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道环节、每处点位。  婺源县文公商城是一个多业态市场,商户较多,消防管理难度大。陈云认真察看内部空间布局和消防设施配备等情况,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整改要求。他强调,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迅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化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当前,全市已全面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陈云来到婺源县城一处正在拆除违规店招标牌的作业现场,实地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他要求,要对消防安全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彻底拆除影响疏散逃生、灭火救援的违规户外广告设施、店招标牌、防盗网(窗)、铁栅栏等障碍物,打通“生命通道”。在“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做到依法依规,不能简单化、机械化,坚决不搞“一刀切”。  陈云强调,要坚决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克服麻痹思想、杜绝侥幸心理,着力构建安全生产常态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重拳整治各类安全生产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要全面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现场人员工作责任,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基层末梢,切实做到安全监管到位、隐患排查到位、风险防控到位。要依法严肃开展追责问责,对排查整治不力,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而导致事故的,坚决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玉山合作社示范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我们基地流转了200余亩土地,用来种植蔬菜、菌菇类作物,每天有30来个村民在这里工作,每个月能拿到3000余元。”玉山县剑鸿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宏高表示,下一步,他还将继续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我有空就会来合作社干活,每天能有100多块钱的收入。”今年58岁的村民邱腮花乐呵呵地说,她家就住在附近,来这干活既可以增加收入,还不耽误接送孙女上下学,她很满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玉山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鼓励村一级党组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将撂荒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合作社或农业大户,开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合作社务工,带动群众找到增收致富“良方”,为村集体增强“造血”能力。

  “我们这里交通便利、土地平整,村集体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吸引了五家合作社前来发展规模种植业,推动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提高了土地效益。”据玉山县岩瑞镇五里洋村党支部书记赵斌介绍,每年加上上级奖补资金,合作社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余元收入,带动了200多人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