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节振国问答网
2024-05-27 18:11:17

用镜头,她为家乡代言——记“第八届上饶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新苗

  在德兴,有一个“90后”女青年,大家都赞不绝口:这是一个有想法、能吃苦,正能量的“拼命三娘”。这个女青年,就是“第八届上饶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上饶市响亮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苗。

  朱新苗原本有一个在大家眼里体面又稳定的工作——河南电视台的栏目主持人。2016年5月,她顶着压力,放弃了这个“铁饭碗”,带着仅剩的3万元存款,回到家乡德兴,开始了新媒体创业之路。

  她和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合作,开创了《说走就走》旅游节目,让更多人看见家乡的美景,在乡村旅游宣传上刮起了一阵“小旋风”。

  她带着团队,熬了无数个深夜,走遍了上饶各个县(市、区),采访大山背后老党员的坚守,拍摄微电影记录扶贫故事,用镜头记录着上饶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用相机留下上饶的传统文化,传播着上饶的好声音、讲好上饶故事。朱新苗的名字和她的作品渐渐被越来越多人看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人选择了“逆行”,朱新苗也是其中的一员。她买了上百箱方便面、牛奶等送去了一线执勤点;她扛着设备记录抗疫一线,制作了《空城计里的德兴》《广信我们和你在一起》公益短片。2021年11月,朱新苗制作了两分钟的《战疫》公益视频。视频被新华社选中,24小时内全网播放量突破700万+,40余万人点赞,鼓舞了上饶人民“一座城一条心一定赢”齐心抗疫的信心和决心。后来,她又连续制作了《战疫2》《战疫3》。她说:“我要利用好自己自媒体的优势,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此外,她为留守儿童、失依儿童多次捐款捐物;和德兴团市委及红十字会合作制作公益视频,为这些孩子争取免费午餐、募集社会捐款;和德兴团市委共同打造海口童心港湾,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家”……朱新苗的爱心善举从未停歇。“我希望自己这棵小小的‘新苗’,可以成长为一棵‘大树’,为回报社会更好地发光发热!”

非遗戏曲下乡来

  “听说上泸镇高山绿色蔬菜种的非常多,城里人看了就‘喉落落’(方言,眼馋的意思)。你看,天光老早(方言,一大早),我们艺术团一伙漂亮的堂客(方言,媳妇),刚下车,就到田间地头摘菜来了。”表演者徐秋香手提菜篮子,唱着脍炙人口的上饶非遗民歌《摘菜》走进舞台中间。台上灵动的舞蹈、洪亮的嗓音,响彻云霄,台下观众掌声雷鸣,不时传出叫好声。

  “打开园门,去呀去摘菜,满园的青菜实在叫人爱。”72岁的上泸镇溪北村村民刘大娘一边高兴地拍着节奏一边跟着音乐哼唱。“这种唱法小时候听父辈们唱过,本土特色唱法、家乡的‘味道’,真的很好听。”

  植根乡土,口口相传,山野田畈,樵牧赓和,里巷水边,歌声悠扬。上饶民歌,赣鄱特色,发乎心,寄乎情,长于斯,成于此。曲调纯朴,乡土味浓,质朴淳厚,通俗易懂。上饶民歌的魅力,随信江水西去华夏传扬。据了解,2008年5月,上饶民歌《摘菜》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演出的剧目还有非遗赣剧《洪湖水浪打浪》,弘扬新时代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情景小品剧《惊喜》,以及经典红色歌舞表演。

  据悉,为响应国家文化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泸镇党委政府通过邀请城里的艺术团到乡村演出,目前已举办了四场送戏下乡惠民文化活动。把村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非遗戏曲带到村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质量的文艺表演,极大地满足了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让非遗戏曲这颗璀璨明珠在祖国各地生根开花。(陈炜)

艾草“香” 日子甜

  金秋十月,稻黄果香。在婺源县太白镇林下经济艾草种植基地,又迎来了一片收割艾草的繁忙景象。“艾草一年可以收割3季,现在是收割的第二季,预计可以收割艾草1500吨,今年雨水好,全年总产量估计在5000吨左右。”阳林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吴蓉介绍道。

  近年来,婺源县太白镇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通过“公司+合作社+林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艾草产业,打造集艾草种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目前,太白镇已拥有5000余亩优质艾草种植基地,可自主生产艾草养生枕、艾草足浴包、艾条、艾炷等艾制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2300万元。

  “别看小小的艾草,我家现在的生活全靠它。”村民方晓明表示,“艾草产业旺起来了,我能在家门口就找到工作,每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在艾草产业的带动下,太白镇有近百户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